吉法师的博客

不知道能否追到喜欢的人呀,今年努力下吧~ 2022.1.4

《纯粹理性批判》解析

知乎对本书的解析

一、序

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指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即研究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尤其指抽象概念)的原因及本源。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称其为“第一哲学”、“第一科学”。

形而上学,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对世界本质的猜测。

13世纪起被作为哲学名词,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学问。

矛盾冲突

理性试图向自身提出形而上学问题,而这些问题是理性无法回答的。因为当理性面向经验,将原理使用在经验中是没有问题的,因此理性就试图将其运用到更高的目标时,出现了问题。

借助于这些原理,它(正如它的本性所将导致的那样)步步高升而达到更遥远的条件。但由于它发现,以这种方式它的工作必将永远停留在未完成状态,因为这些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这样,它就看到自己不得不求助于一些原理,这些原理超越一切可能的经验运用,却仍然显得是那么不容怀疑,以至于就连普遍的人类理性也对此表示同意。

人类有一种本性,就是寻求因果,哲学更要寻求那个终极因,从而导致进入形而上学领域。当你寻求因果,某物有因,因又有因,如果无限追溯上去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也就是处于未完成的状态,那么唯有借助一些形而上学的原理,仅仅按照理性的逻辑法则来运行,才能进行形而上学的探讨。

没有经验的验证,两个互相矛盾的理论无法得到说明,哲学就出现矛盾了。

理性的逻辑法则和经验之间的冲突

形而上学在独断论下的统治是专制统治(譬如说独断上帝存在),但是怀疑论一次又一次冲击这种独断论。怀疑论和独断论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的两极。

休谟的怀疑论

休谟的怀疑论涉及人类知识的全部。他声称灵魂或自己的存在是不能证明的,因为不论在什么时候研究我们自己,我们看到的只是快乐或痛苦的某种感情,但是永远看不到那个自己。

解决不了休谟的怀疑,也就解决不了形而上学的问题,个人理解是如果研究的问题不是问题本身(即休谟的怀疑论),那么谈论问题的本质也没有意义。

康德认为,休谟的质疑需要回应,但是科学的事实也无法回避。因为科学确实有效,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点。休谟提出不可知,可是不可知又何以知呢?

因此,需要重建形而上学

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通常,宗教凭借其神圣性,而立法凭借其权威,想要逃脱批判。但这样一来,它们就激起了对自身的正当的怀疑,并无法要求别人不加伪饰的敬重,理性 只会把这种敬重给予那经受得住它的自由而公开的检验的事物。这个时代不能够再被虚假的知识拖后腿了,它是对理性的吁求,要求它重新接过它的一切任何中最困难的那件任务,即自我认识的任务。

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也就是思维的反思过程,是对理性的合理性的辩护。

上面康德简要地描述了他前面的哲学状态:即独断论和怀疑论的交锋,形而上学遭到冲击,哲学无法为科学的普遍性给予合理论证。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不是对某一家某一派的思想的批判,而在于对人类的理性,或者说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纯粹理性的批判。只有对他的批判,才能囊括对一切哲学流派的批判。

人类的感知是先天就已经被规定好了。比如说,人类只能看到一定波长的光,其余部分被自动屏蔽。康德认为先验哲学要求对人类的认知活动进行全面审视。

康德不喜欢在书中举例子,并且哲学著作往往没有什么现实举例,而只有逻辑推导。批判哲学在于批判而不在于建设,建设便要靠后人的努力。

过往的形而上学陷入了独断论的僵尸状态,要么选择与之相反的独断论,因此应该找到一条科学的可靠之路重新探讨哲学,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

《纯粹理性批判》作为一个蓝图建立起来了,但是作为一个未来的形而上学道路还很漫长。

二、导言

1.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这是没有任何怀疑的

康德认为知识开始于经验(经验论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不否认经验的重要性。知识需要外部给与信息,感官来形成感性表象,知性地运作起来,整合为知识。

经验很重要,但是经验给予的是知识的质料,而不是知识本身。经验论认为,知识就是经验,这就把知识的形式也归结为经验,这就错误了。

逻辑先在性

比如看到一个苹果,为什么知道这个是圆的,红色的,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和形状呢?这在我们经验之前就已经被预先规定死了,逻辑先在性是德国古典哲学重要角色。

因为很可能,甚至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固有的知识能力(感官印象只是诱因)从自己本身中拿来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

康德在这里提出了全书的主旨?我们的知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经验性的质料,一个是先验的形式

再举例:人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会死。但我们不需要知道苏格拉底是谁们只需要论证人是否会死,及苏格拉底是否是一个人。他并不在我经验某物之后生效,而在我经验之前生效

先验哲学

可理解为先于经验的,但为构成经验所不可或缺的。

康德认为,常人认为知识就是来源于经验,但是他要论证的是经验开始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经验,还有另一种成分,那么怎么提取(论证)出来,就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事情。

经验性知识,就是只能通过后天经验才得到的结果,经验知识是有先天成分的,经验性知识则是进一步剥离的成果。经验知识=先天知识+经验性知识

但先天知识中那些完全没有掺杂任何经验性的东西的知识则称为纯粹的。

2.我们具有某些先天知识中,甚至普通知性也从来不缺少他们

要去探讨纯粹先天知识和经验性知识,就要找到一个标准。

比如说,花是红的,这是一个经验知识。但是花也可以不是红的,但是他是具备逻辑意义上的可能性的。

比如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性,这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判断,依据的是非矛盾论,也就是先天判断(他和他的必然性能够同时具备)。

完全的先天命题和不完全的先天命题

如果它此外不再由任何别的命题引出,除非这命题本身也是作为一个必然命题而有效的,它就是一个完全的先天命题。

苏格拉底会死,是一个不完全的先天命题,因为是通过前两个命题推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人是会死的”本身是一个经验性命题。那么他所推出的结论即使是先天得知的,也是不完全的。但是如果大前提本身就是先天性的,那么结论也可以是完全性的。

休谟认为因果律仅仅是习惯。那么康德认为,原因这个概念包含着与结果相连接的必然性概念,如果我们能证明这一点,因果律就是先天法则了。

要回应休谟的质疑,就不能从事实去反驳休谟,而是要从理论意义上去反驳,我们必须阐明,先天原理并不依赖于经验,反而是经验得以成立的原因。

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可以将它的很多属性,如形状、质量、颜色去掉,但这个实体的属性是无法去掉的,因为去掉之后物体将不复存在。比如说,我们说“运动”,我们马上要追问“什么在运动”,这个什么就是实体。如果实体都去掉,那就进入了佛教所说的无自性的状态,这就无法构建起知识了,陷入了僧肇所说的《般若无知论》。

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了,不仅判断中有先天原理,概念也有先天原理。

3.哲学需要一门科学来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

康德认为存在一些知识,离开了经验的限制,那么是什么呢?就是超验的形而上学体系,他试图把我们的判断扩展到经验界限之外。

只有在理性上才会出现形而上学,不是知性或者感性。

康德先要批判经验,提出先验的观点,发现经验知识的先天成分,再去审视纯粹理性。如果不这么做,贸然地建立独断的形而上学体系,那么基础不稳。(所以康德本质上是想建立一个新的形而上学体系)

在康德之前,哲学家不对知识进行审查,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数学是可靠的,形而上学家就认为仿造数学的发生建立也具有可靠性。而数学和其他知识其实不是一回事。

此外,如果我们超出经验的范围,那么我们肯定不会遭到经验的反驳。

形而上是超出经验范围的,因为研究了问题的本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形而上的,那么到底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呢?你无从证明或者证伪。因为举出的经验既可以是唯心的也可以是唯物的。

康德认为应将虚构的东西(如上帝)等观念仅当成是虚构,而不是知识。比如数学就不关心经验对象。

数学固然只是在对象和知识能表现在直观中这一限度内研究它们,但这一情况很容易被忽略,因为上述直观本身可以先天地被给予,因而和一个单纯的纯概念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数学思考的是直观,所以绝不可能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数学哲学)。

形而上学家认为脱离了经验的制约,知识能够更加稳固,实际上没有经验,知识是无法形成的。

4.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把逻辑看成是以主谓判断为基本形式,任何命题都可以最终还原为主谓命题。

那么,要么谓词属于A,已经内涵于A中,要么谓词外在于概念A。前者就是分析判断,后者是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谓词和主词的联结是通过同一性(同一律)来思考的。比如说,单身汉是没有结婚的男性。那么单身汉=没有结婚的男性。两者可以相互替换。但是,综合判断,如花是红的,花可以是红的,也可以不是红的。

分析判断是将概念已有的内涵加以澄清,综合判断则是在此之上加入了新的信息。比如说花是红的,如果没见过红花,就无法得出这个判断。

经验判断本身是综合判断

经验判断一定是综合判断,但是综合判断未必是经验判断,这就牵扯到先天综合判断。经验判断是综合各种直观表象而获得的。而先天综合判断就无法诉诸于经验了,因为先天性本身就是先于经验。

5.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

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的原则。这里的一切理论科学包括三者,一个是数学、一个是自然科学,最后一个是形而上学。

数学

在康德之前,几乎所有哲学家都认为数学是一个分析判断。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是没有经验对象的,或者说数学推算也无须去刻意地关注经验世界怎么运转。但是康德首次提出,这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也就是说数学的产生要基于人的先天能力之上。

网上的资料也表示,数学不是形而上学,因为没有研究形而上的东西。

形而上学家认为数学推论仅仅根据矛盾律,但康德认为数学基于矛盾律不意味着是分析判断。

2+2=4,这是一个先天综合命题,但是他内部包含着1+1,但是最终还原为这个不可再还原的时候,你要知道1+1就只能通过直观。

7+5=12。虽然人们最初大约会想:7+5=12这个命题是个单纯分析命题 ,它是从7+5之和这个概念中根据矛盾律推出来的。然而,如果人们更切近考察一下,那么就会发现,7+5之和的概念并未包含任何更进一步的东西,(他的反驳就是说)而只包含这两个数结合为一个数的意思,这种结合根本没有使人想到这个把两者总合起来的唯一的数是哪个数。

7+5无法分析出12,因为只有7,5,+,=这些成分,而这些成分不包含12。形而上学家之所以会混淆了分析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原因在于,把”应该必然“和实际必然混淆了,认为凡是实际必然都是分析判断。

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

一想起物质,就会想起他的量是不变的。而这两个概念的联合,确实必然的,也就是先天的。而这个联合又是外加上去的,因此他不是分析的,只能是综合的。

形而上学

当时形而上学还没有被认为是先天综合的,因此需要论证。

世界必然有一个开端,这是形而上学命题,但世界这个概念里没有开端,是外加上去的。所以是先天综合判断。

所以形而上学至少就其目的而言是由纯粹先天命题所构成的。

康德的目的至少是建立起先天综合命题。

6.纯粹理性的一般命题

纯粹理性的真正课题就包含在这个问题之中: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形而上学就是一门追问“在”的学说,问题在于,在认识论的条件下,人怎么可能追问“在”(人认识到的东西可能是表象,所以谈不上形而上。),这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而康德认为要建立起批判的形而上学,首先要对人类的感知能力,也就是纯粹理性加以批判,为未来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休谟认为数学是一种分析判断,而之前康德论证了数学是综合判断,所以休谟的因果律是不成立的。

科学是可靠的,因为他们能够自己证明理论,但形而上学不是他们只是互相拆台,得不出一个一致的结论。这就使人会产生怀疑,就是形而上学到底是一种人类的自欺行为,还是可能的呢?

但现在,这种知识类型在某种意义上毕竟也被看作是给予了的 ,形而上学即使不是现实地作为科学,但却是现实地作为自然倾向而存在。

因此形而上学问题,在康德这里不再是“在”是什么,而是追问“为什么要追问“在””,这是纯粹理性为自己提出的。那么,为什么纯粹理性要追问在,通过追问在,纯粹理性要达成什么功效。并且,这些问题的提出,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先天综合判断的形而上学。

这些形而上学问题都会陷入矛盾,都会陷入到二律背反中。纯粹理性能力必须反过来进行批判,从而让理性知道,什么东西是可以讨论,什么是不能讨论的?

对理性进行批判,知道什么可以认识,什么不可以认识,界限在哪里?

所以理性的批判最终必然导致科学

因此,我们对一切形而上学学说都进行悬置,凡是分析判断都不是形而上学的目的。因为形而上学之所以建立,也是一种知识,而这种知识,目的就是建立起先天综合判断。因为如果说是分析判断,那就是独断论。如果说是后天综合判断,那根本就不是知识,没有普遍性。

框架图

二律背反

一个概念有两个命题,这两个命题有各自的体系,在他们的体系内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当这两个命题相遇时则必然产生冲突。

在康德的哲学概念中,二律背反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办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的对象而视之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虽然他对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极的,亦揭示了理性的内在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理性在宇宙论问题上的四组二律背反: 【静态】

第1组二律背反(关于时间与空间)

  • 正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的。
  • 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

第2组二律背反(关于基本粒子)

  • 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构成的。
  • 反题: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杂的和可分的。

【动态】

第3组二律背反(关于自由意志)

  • 正题:世界上存在自由。
  • 反题:世界上不存在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

第4组二律背反(关于宇宙的成因)

  • 正题:世界有始因。
  • 反题:世界无始因。

三、先验感性论

先验感性论,是康德为了解决“纯粹数学如何可能的”这个问题而提出的。而先验感性论之中,核心在于,康德认为感性虽然是被动的,但是也是有先天的成分的。

直观没有凭空发生,而是通过对象刺激我们的内心才有可能发生。

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就叫作感性。

感性和直观不同,感性强调主体被动性,而直观强调主体的“观”,强调主动性。但在康德看来,只有感性直观,没有理性直观。理性直观就是一眼便看透了事物的本质。

感觉是经验性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剥离开,留下了就是纯粹形式的,这就是纯直观。

感性直观里面既有质料的,也有形式,我们把质料成分剥离开,就会显露出纯粹形式,而现象中的杂多质料被整理,而被直观。

感性-知性所想到的东西=经验性直观。经验性直观-属于感觉的东西=纯粹直观=空间和时间。

空间

1.空间的形而上学阐明

在先验感性论里,所探讨的先天直观形式有时间和空间。对于先天直观形式,康德做了形而上学阐明和鲜艳阐明。所谓形而上学阐明,指的是就概念而谈论概念本身。而先验阐明,是探讨时间和空间是如何为纯粹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奠定基础的。

借助于外感官(我们内心的一种属性),我们把对象表象为在我们之外、并全都在空间之中的。

这里的感官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五官,而是在知识论中,指的是与感觉相关的主体的感受能力,他是一种抽象概念,本身我们是看不见的。

内感官是内心迎来直观自身的,但无法直观到灵魂,就好像眼睛不能看到自己一样。这里我们可以反证,我们可以尝试把时间和空间从我们的认识中清楚,那么你就会发现,认识无从发生,因为认识中的表象,如果不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他就无从被表象。

康德首先说明空间不是经验性概念,而是先天的直观形式。我们可以从红花,红苹果中抽取出红这个概念。但并不能从它们中间抽取出空间这个概念。因为没有空间,就无法抽取空间这个概念。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空的空间,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设想,表象不处于空间内,因此他只能是先天存在的纯粹形式。

红花,红苹果可以归于红这个概念下,但其他颜色显然不属于这个概念。但空间是特殊的,所有表象必须在空间内呈现,所以空间不是概念,而是先天就有的直观。

2.先验阐明

什么是先验阐明呢?就是证明,先天直观形式是纯粹数学的哲学基础。

首先已经证明空间是先天形式了,因为没有空间,我们无法设想任何表象。并且空间不是概念,因为概念是有限的,而空间是无限的。从几何学来看,我们要论证几何学是先天综合判断,那么就要论证他是先天的,又是综合的。

由于概念只能导出分析命题,而不能导出综合命题,所以空间不能是综合,而只有当空间成为先天形式,才具有必然性,因此空间才能成为几何学的立足之点。

3.由空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和空间概念的先验阐明,得出的结论

空间是先天直观形式,比如说我们都没有见过鬼,但显然可以认为鬼是占据空间的。如果说空间是一种经验性直观,那我们没见过鬼,怎么知道鬼占据空间呢?所以,空间是我们的先天直观形式,只有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我们的认识才能成立,我们的知识才能产生。

空间是外感官的一切现象的形式,脱离了人,谈论这些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几乎现代哲学都是在讨论意义,而不是存在了。

时间

1.时间概念上的形而上学阐明

时间不是经验性的概念,如果没有时间作为逻辑上的先在,同时和相继的表象无从形成。

时间这个东西是无法去除的,因此时间只能作为我们认识的先天形式而存在。时间是一维的,不同的时间不是同时的,而是前后相继,所以这是算术得以成立的原因。

这些原理不可能从经验引出来,经验无法提供普遍性,也没有确定性。在经验的结论中,是如此,但不是必然如此。

时间作为表象,必须囊括一切表象,所以是无限的。同时也是一次性给予的,所以只能作为先天能力。概念都是有限的概念,他只能包含部分的表象,因此时间不能是概念,而只能是直观形式。

2.时间概念的先验阐明

时间不同于空间,时间不仅是数学得以可能的先天前提,也是自然科学得以成立的间接条件,因此他也是变化、运动这个概念得以可能的原因。

康德认为,纯粹的概念无法理解运动变化,因为概念必须保持同一律,不能说某物存在,又说它不存在。是有引入时间这样内感官的唯独,这样的矛盾才可以被化解。

因此,只有把时间当成先天直观形式来看待,机械论理学才可能被解释。康德并没有解释算术如何成立,反而大谈运动,这是后面知性部分的内容,这源于时间的特殊性。

3.从时间概念的形而上学和先验阐明得出的结论

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它规定着我们内心表象的关系。

一般事物或一切事物并不在时间中,因为他包括自在之物,但是时间只能属于现象界。所以说,一切事物都在时间中,这是错的。但是说一切事物作为现象都在时间中,这是具有先天普遍性。

我们主张时间的先验实在性,强调时间对于一切表象的普遍性和客观有效性。我们的一切直观都是感性的,所以在经验中,不可能有不在时间中的对象给予给我们。

那么,那么叫做不在时间中的对象呢?比如说上帝。上帝是超越一切时间的存在者,他绝对不可能纳入到我们的认识之中。

时间具有先验观念性,他是我们的先天直观形式,如果抽取这个特性,那么时间什么也不是。

1.对先验感性论的解说

对于这个承认时间的经验性的实在性、但否认绝对的和先验的实在性的理论,我从行家们那里已听到一致的反对意见,以至于我由此而相信,在不习惯于这些考察的每个读者那里,这种反对意见都必定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

康德认为有反对意见是正常的,但准备辩驳。

康德承认时间的现实性,但是他不是绝对现实性,而是内直观的现实的形式,变化只有在时间的形式中才有可能,它具有主观上的现实性。

如果说,我们不认为时间是我们的先天形式,那么时间这个概念也就消失了。意思就是说,我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就会不存在了,总之时间是依赖于主体,而不是对象本身。

康德认为“我”仅仅是一个逻辑主语,而不是实在主语,拿“我思故我在”证明时间的现实性没有意义。

时间和空间是先天直观形式,他为纯粹数学的先天综合判断奠定基础。

独断论是以分析判断作为基本论证方式,这样就遮蔽了数学是一种先天综合判断的本性,从而指不出数学的必然性的可能根据,因为那些模糊表象实际上是经验表象,没有必然性。并且他们走向了独断论,也就跟经验无关。

为了防止一切误解,首先必须尽可能清楚地解释,我们关于一般感性知识的基本性状的看法是什么。

康德在先验感性论最后部分,解释感性的知识。

我们的直观只是对现象的直观,而不是对物体本身,我们知道的只不过是我们以我们的方式把握他的表象。

康德认为,唯理论的观点是错的。因为唯理论把感性仅仅认为是清晰还是不清晰,但是都认为那是对自在之物(内容)的反映。这就把现象界和物自体没有划分开。

我们是不是清晰地认识一个对象,并不等同于我们所认识到的对象是物自体,恰恰如果抽掉了我们的先天直观形式,那么物自体对于我们而言是“存在的无”。

常人会区分开两种现象,一种是事物原本带有的性质,还有一种是个体化的。比如运动、广延是所有人都能感知到的,但颜色对于色盲就是不可感知的。

常人的划分,没有意识到先验性,使得他的区别仅仅是经验性区分。而这种经验性的区分,就给人以一种意识,就是我们是可以把握自在之物的,这就从经验论走向独断论。

几何学是建立在先天直观的,康德认为,如果是后天,那么几何学就不具有普遍性,经验不能给予普遍性,因此他只能是先天的。

康德强调,他的直观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先验结构,而不仅仅限于人类的感性,有可能其他思维者(如外星人)跟人类一样,但是我们无从判断。但是无论是谁,他是派生的直观,也就是感性直观,这是因为必须有一个自在之物刺激我们,才能出现直观。而本源的直观,就是归属于自在之物本身的直观,自在之物是一个无限的存在者,因此他可能是智性直观。总之,人是一种有限的存在者。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猜测,因为我们没有关于智性直观的知识。

四、概念分析论

1.一般的逻辑

知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感性给予的杂多表象,还有一个是这些表象的综合。在第二个来源中,对象通过与感性表象相联系得到思维,这就是知识的来源。

单纯的概念和单纯的直观都无法产生知识。

这两者要么是纯粹的,要么是经验性的。如果其中包括有感觉(它以对象的现实的在场为前提),那就是经验性的;但如果表象中没有混杂有任何感觉,那就是纯粹的。

这里的两者,指的是概念和直观。那么,我们有四种可能,即纯粹概念、经验性概念、纯粹直观、经验性直观。

经验性直观,是自在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纯粹直观是先天直观,比如数学的对象都是非经验性的。纯粹概念就是康德意义上的范畴。经验性概念是掺杂了概念,层层抽象而来的。

感性,是感官受到刺激,被动地接受感受表象。而知性是能动地综合起杂多表象,而依靠的就是先天的纯粹概念(范畴),这就是知性。

我们的本性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必须去追问形而上学问题。另一个就是我们是有限的思维者,因此直观不可能是智性直观。而知性不可能无内容去思考,而必须对于感性直观给予的杂多表象加以思考。

逻辑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形式逻辑,也就是他的运用无关对象,因此他是普遍地运用。还有一种就是特殊的知性运用。

前者叫做要素的逻辑,后者叫做某门的科学的工具论

纯粹的逻辑,就是把我们知性得以展开的一切经验性条件全部排除掉,因此纯粹逻辑是普遍的逻辑。而应用的逻辑就是不把这些经验性条件抽取掉,这导致应用逻辑是夹杂着后天经验的。

有两条规则需要记住,

其一、形式逻辑仅仅和思维的单纯形式打交道

其二、纯粹逻辑没有经验性原则,因此心理学不会对于纯粹逻辑产生影响,是先天确定的。

2.先验逻辑的概念

如我们所指出的,普遍逻辑抽掉一切知识内容,即抽掉一切知识与客体的关系,只考察知识相互关系的逻辑形式即一般思维形式。

康德开始假设了,他设想,如果有先天直观形式,那么有没有一个划界标准,能够把纯粹思维和经验性思维找到区别呢?

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区别在于,先验逻辑并不抽掉知识的全部内容,但是他会排除一切经验性成分。

先验逻辑不但探讨逻辑规则,还要探讨知识的来源问题,普通逻辑则不关心知识的来源。

我在这里要作一个说明,它将影响到所有下面要进行的考察,是必须牢记于心的,这就是:并非任何一种先天知识都必须称之为先验的,而是只有那种使我们认识到某些表象(直观或概念)只是先天地被运用或只是先天地才可能的、并且认识到何以是这样的先天知识,才必须称之为先验的(这就是知识的先天可能性或知识的先天运用)。

这里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两个区别,就是先天和先验。先天的外延比先验大,也就是说先验一定是先天的,但是先天不一定是先验的。比如说形式逻辑,他是先天的,可以无关经验,可以用在任何对象之上。但是先验是先天,他是先天之中,能够解释经验如何成立,他要解释知识的来源,并且把这种来源不放在经验的对象上,而是先天的来源。

空间不是先验的,是先天直观形式。(这个强调多次了)

经验性和先验的知识只是对于知识的批判。因为根本就不存在先验的知识,先验仅仅意味着经验对象之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所以它不涉及知识和对象的关系,他们都是对于同一个经验对象而言的。

因此,所谓先验逻辑,就是可以跟对象先天地发生关系的概念,他不是纯粹的直观,也不是感性直观,而只是纯粹的思维活动。他是纯粹概念,他有先天的来源,但是需要被给予感性来源。

先验逻辑关心对象的来源,形式逻辑不关心这一点

3.普遍逻辑划分为分析论和辩证论

有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人们曾以为可用它迫使逻辑学们陷入窘境,并曾试图把他们推到这一步,即要么不得不涉嫌于可怜的诡辩,要么就要承认他们的无知,因而承认他们全部技巧的虚浮,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真理?

一种是真理符合论。也就是我们的感知符合了实在的属性,那么这就是真理,这也是常人意义上的真理观。另外一种是真理融贯论,也就是,一个逻辑系统内不发生矛盾,他是一个自洽系统,这就是真理。

  • 从真理符合论看

如果支持符合论,那么经不起怀疑论的冲击。如果坚持融贯论,就难以解释真理系统和实在系统的关系。

如果说存在一种普遍标准,那么这种标准就是要涵盖一切经验性认识之中,但是任何经验性认识都是具体的。

如果说我们要找见真理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要符合什么特性?他必须能够充当观念和对象之间的中介,他既具有观念性,又具有对象性,但是对象性是质料性的,是个别性的,因此任何一个真理都有独特的、个别的标准,而找不见一个普遍的标志。

  • 从真理融贯论看

真理一定是自洽的,这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比如地心说,是可以逻辑自洽的,但显然不是真理。

我们可以拿形式逻辑一条条过来看,是否符合逻辑,虽然符合逻辑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但却可以把不符合逻辑的理论筛去,因为它们肯定不是真理。

形式逻辑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仅仅关注的是形式,而认为他可以凭空创造出内容,那么这无非是炫耀自己的机智,满足了辩者的虚荣心,这只是逻辑学家的自负。

当时古希腊认为辩证法只是一种诡辩,然而根据上述,辩证法完全可以成为一种有力的工具。

4.先验逻辑划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

先验分析论,就是用来分析那些与经验或者说认识让其得以成立的先天结构有关,从而阐明,思维不可能缺少的原则。

缺少了先验逻辑,那么一切知识就会丧失客观内容,知识是由他建构起来的。

先验逻辑和形式逻辑只是真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第一卷

康德认为,他所说的概念分析不是惯常人们以为的概念分析,即把概念分解的更加清晰。而是为了揭示出先天纯粹概念的存在和这些纯粹概念如何运用(即是对知性能力本身的分析),这是先验哲学的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概念分析论,目的就在于看先天纯粹概念和他的运用,以及知性的最深层的东西。

一旦动用认识能力,人就会和纯粹知性打交道。我们不能用经验去找,因为这永远也找不完,康德想要寻找一个系统化且必然的方法。

每一个判断中,都有一个适用于诸多表象的概念,即是说,概念有内涵,他下面都有许多表象与之适应。比如说,红这个概念,可以用于“花”、“天”等等。而这些表象是和对象直接发生联系的。

判断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而概念是和直观直接发生关系,因此判断是间接地发生关系。

所谓知性,就是判断,就是一种综合统一的能力。

一个判断,就是S是P,其中S是主词,P是谓词,谓词是用来限定主词的。而判断是和表象间接地发生关系,因为判断是把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他要通过概念间接地去认识表象。

我们必须要知道,知性的作用,就是综合统一。

无限判断

否定或肯定了无限的东西,就是无限判断,比如灵魂不是有死的。

实然判断和必然判断不能由一个单独的判断给出,只能在推论中才能体现出来。

1.论纯粹的知性概念或者范畴

形式逻辑由于只注重形式,因此不关注被给予的表象,这个表象可以是空的,如飞马。我们可以给予飞马一个定义,如会飞的马,即使飞马并不存在。

我们在后面将会看到,一般的综合纯然是想象力亦即灵魂的一种盲目的、尽管不可或缺的功能的结果,没有这种功能,我们在任何地方都根本不会有知识,但我们却很少哪怕有一次意识到它。

这里,康德第一次引入想象力这个概念,想象力和知性有着很复杂的关系。想象力要隶属于知性之下,但想象力也有综合能力,虽较之知性不如,但还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所谓纯粹综合,就是以先天的综合统一为基础的综合,是指有概念的,确定性的综合,不同于单纯的想象力的综合,他是不确定。比如说,我们计数的时候会说千、万、亿。

形成知识的大致阶段,

首先,给予给知性纯粹直观的杂多(不是经验性的质料)。

其次,这些杂多凭借想象力进行综合,但是还没有形成知识。

最后,知性提供本源的综合统一能力,使得先验想象力的纯粹综合提升到真正的综合统一性上,把范畴运用到表象之上,这就形成了确定性的知识。

范畴

康德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是把他的范畴表中的量的范畴,通过不去关注客体,转化为形式逻辑的三个要求,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理性推论都应当具备的三个原则。(一,真,善)

一在这里指单一性和总体性。

第二章 纯粹知性概念的先验演绎

1.论一般先验演绎的原则

演绎就是说明,比如法学的事实占有和合法占有。我们面对经验性概念,或者面对事实,我们无需去演绎。

因为对于这样一种应用的合法性来说从经验出发的证明并不充足,但是人们必须知道这些概念如何能够与它们毕竟不是从任何经验得来的客体发生关系

这些演绎,必须是先验的。以法学的概念为例,比如说我有没有权利占有某物,必须是事先给出根据,不能我占有以后,然后说我违法了。

对一般人来说,可以判断出花是红的,但对哲学家来说,为什么是红的?这就是先验。

原因和结果必然联系在一起,而这一点经验无法给予。因果关系不是外在的汇合,而是内在的必然联系,结果是由原因设定的。

归纳法得不出绝对的必然性,仅仅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那么物体就在于,主观先天的东西怎么看成是客观有效的呢?这就需要先验演绎。

先验演绎可以对主观先天的东西进行论证,这是个人的理解。

向范畴的先验演绎的过渡

事实上,一切经验除了感性直观之外,还有概念,没有概念的话,那就是一团散沙,构不成知识的。感性直观给予质料,但是如果没有概念对他进行思维,就无法确定认识对象。

前面说,一切物体是可分的,在这句话中,一切物体是主词,而可分的是谓词。但是人们也会说,一些可分的东西是一个物体,而这句话同样符合形式逻辑。由此可以看到,形式逻辑并不关心主词和谓词本身。但是先验逻辑需要关注,如果我们把一个物体的概念置于实体这个范畴之下,那么他就只能被视为一个主词。因为所谓实体,就是不依存于一个主体,也不述说一个主体的东西。即使你把一切物体都是可分的,转换形式为,一些可分的东西是一个物体,他的主词和谓词也没有变化,我们只能这么去理解。

我们的主体之中,存在着先天直观形式,他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表象能力之中。

我们要从更高的地方找到这种统一性根源,这个统一性根源,康德称之为质的统一性。这里我们需要联系12节的内容,那里康德说了一个质的单一性,质的单一性就是概念能够涵盖他的外延。这里的质的统一性,被提高到了最高的本源性统一性。

论统觉的源始综合的统一性

我们怎么意识到分析的统一呢?我们是从直观之中意识到,如果我们意识到每一个杂多表象都有一种综合统一,那么我们也就意识到了那个统觉的存在。

必须要感性杂多才能运作知性。

对于人类而言,这是第一原理,因此人类知性是无法对另外一种可能的知性产生丝毫的概念,所以,人类是无法想象其他物种的知性的。

一个人看到一个东西联想到一件事情,而另一个人联想到却是另一件事情,经验性的联结是很偶然的,因此在经验性的统一中,没有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全看经验主体自身的后天特性来说。

如果说,我说“我感到了重量的压力”,我们可以认为,重量是我们主观感受,是不可靠的,没有客观性的。但是我说“物体是有重量的”,这就是一个客观的判断,下此判断,就是认为这个判断可以有普遍性(所谓可以有,也就是说他是可以被证伪的)。

我们的知识必须要有范畴,但是,如果有人说,为什么不是别的东西,为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的直观的唯一形式。为什么范畴的品种和数目就是康德所说的那样,康德坦言不知道。因为从形式逻辑导出来就是这么多,为什么这么多,这就难以回答了。

数学知识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数学知识有朝一日可以应用于物理现象之中。(数学不是形而上学,这一点之前也证明过了。)

狭义上的知识,就是经验知识,他不能是超经验的,但是经验知识是有先天范畴的,而范畴如果要获得事物的知识,他只能用于可能经验的对象,否则就是空洞的概念。

2.论范畴在一般感官对象上的应用

范畴通过知性和直观发生关系,所谓一般直观对象,是一个相对广的直观,他既包括人的感性直观,也包括非人的感性直观。

康德认为,知性即使没有直观,也是可以思维的(思维不等于认识),要建立认识,就需要直观和概念的结合,那么范畴适用范围就被限定在直观的领域。

而感性直观有纯粹直观和经验性直观。经验性直观含有感觉材料。

那么范畴要获得真正的客观实在性,需要有两个条件:

  1. 不能超出感性直观

  2. 必须深入到感觉的经验性直观中

通过借助于想象力,他以构造出经验性的我来规定内感官。而在这一过程中,这就使得先验统觉渗透入时间,时间在整理表象的时候已经有了先验统觉的渗透,否则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象。这样一来,就给出了一种可能性,就是知性可以融贯感性,而要形成经验性自我,必须刺激自己,然后形成自己的杂多,从而构造出经验性自我。

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将知性和感性两个不相干的层次融贯起来。

当范畴要运用在感性杂多的时候,不是瞎用,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规范,限制去运用,这个东西就是时间,时间是感性杂多的先天直观形式,要按照这个形式去规定感性杂多,使得他区别于其他的直观。这个直观既不是理智直观,也不是其他物种的直观,而是人类独有的感性直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经验性的我,对自己有知识。

纯粹知性概念普遍可能的经验应用的先验演绎

形而上学的阐明,就是所谓的先天阐明,先天阐明的目的在于找到我们经验之中的先天成分,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四组十二范畴。而先验阐明,则是说明这些范畴怎么起作用,怎么成为经验和对象得以成立。

规律背后依靠范畴才能成立,一切变化是有原因的,但具体是什么原因是需要人们自己去寻找的。

我们来梳理一些第二版演绎的逻辑,

首先是先验演绎的一般说明,

康德认为,范畴的演绎不同于时间和空间的先验阐明,因为我们很清楚,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就不会有现象涌现出来。但是知性范畴不是这样的,即使没有知性范畴,感性直观不是给我们提供杂多表象了吗?那么知性范畴意义何在呢?或者说,主观的范畴怎么构造出客观的知识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康德整整十年,可以说整部书的核心就在此处。

先验演绎必须去证明,知性范畴是一切可能经验的先天条件,只有假定知性纯概念的存在,任何东西才可能成为经验的对象,也只有如此,经验对象才可以被思维。

客观的演绎,有两点

其一、客观的统一性来自于统觉的先验统一性,我们的对象的综合统一,无法来自于直观,因为直观是被动的,只能来自于知性,最终是来自于知性的统觉。这种统觉的先验统一性,就是我思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我们的一切表象都要贯穿着我思,都要体现着综合统一。

这里出现一对矛盾,首先我思自身有分析的统一,也就是我是我,这是我们构造出对象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你怎么才能意识到分析的统一?必须从一切表象之中存在着综合的统一入手,我们发现“我是我”。分析的统一和综合的统一,就有着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性

其二、范畴必须与对象结合。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性属于知性,自我意识的“一”以范畴为中介运用在杂多表象之上,让杂多的多归于统觉的一。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演绎的目的。

在这里,康德又话锋一转,他说如果说,直观、范畴、统觉都存在,是不是就构造出知识呢?不是的。因为直观必须是人的感性直观,不能是一般的直观,如果说一般的直观,我们无法形成肯定的知识,只能起到否定的知识。

那么,怎么才能有一种方式,建构起只有人类独有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先验演绎必须要有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使得我们的范畴运用在人类的感性直观。那么直观和范畴是两个不同质的东西,你怎么能够将其融贯起来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最早可以发源于莱布尼兹的前定和谐论。

康德在这里提出了想象力,而且是先验想像力,先验想象力是介于知性的本源的统一和感性直观的东西,想象力指的是把不在场的东西在直观中表象出来。

想象力以直观的形式表象出来,是感性。一方面具有一种自发性,他是知性。他通过融通知性和感性的东西,他要以构造出经验性的我来规定内感官,因为内感官在形式上是时间,在内容是一切表象。通过构造出经验性的我,我们就可以按照形式(即时间,时间也就成为了先验的图型)去统摄一切表象,然后再经由本源性的知性,再进行统一。

并且最后,康德提出,感性直观能够成立,也是依靠知性,这叫直观中把握的综合。如果没有这种综合,我们的杂多是转瞬即逝的,只有他被时间所统摄,时间被知性所统摄,杂多才能被整理,发生关系,表现出来。因此杂多的存在,或者说整个感性直观的存在,都需要以知性范畴的运用作为前提。

到了这里,康德提出知性为自然界立法,不过这个自然界就是现象界。

五、原理分析论

先验哲学的任务,就是阐明对象如何与概念相一致?且这种阐明是先天的,而不能是后天的经验性的。要把杂多表象整理为一个客观的对象,他是有规则的,那么我们需要阐明这个规则是什么,以及这个规则怎么运用。

纯粹范畴要去统摄经验直观,也需要一个图型,以概念由下去统摄杂多。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范畴他的图型都表现在时间的规定,每一个范畴都有一个图型,共十二个。比如说,量的图型,就是时间自身的产生,质的图型就是时间的充实,关系的图型就是时间中知觉在一切时间中的相互关系,模态的时间,就是对象是否被时间的规定的方式。

先天综合判断的至上原理,就是把直观、想象力和统觉三重综合运用于经验对象,才能形成纯粹知识的原理体系。

数学性和力学性原理,不是因为他们的内容,而是着眼于他们的运用,要运用于经验对象上,直观的公理和知觉的预测,都属于数学性的原理,他们都是指的是经验对象的形式方面。而力学性着眼于事物之间的关系。

1.直观的公理

一切现象一定基于先天直观形式才能成立,他们都必须以这个直观为基础。

无法先天断言一些结论,几何学就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先天断言,任何对象都可以被定量化。而几何学的公设才能在量的概念(通过数的图型)下才是可能的

单纯的范畴是无法运用于直观的,或者说他无法达成人类独有的形象的综合,因此必须借助于图型,也就是将时间引入进来,是把范畴的图型作为钥匙,才能将其进行综合。

建立起实体,才能谈持久性。

而显象在与把握的种种表象的相对关系中,惟有当显象从属于一条把它与任何别的把握区别开来、使杂多的一种联结成为必然的规则的时候,才能被表现为种种表象的与表象不同的客体。

作为对象的现象,与主观的表象是对立的,虽然现象是这些表象的总和,但是单凭他们构不成对象也没有真理,只有把这些表象看成对象,使得杂多的联结成为必然的规则的时候,才能使得现象表现为与主观的现象不同的客体。

充足理由律,就是可能的经验。什么是充足理由律?是莱布尼兹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事物的发生,肯定有他的充足理由,但是这个充足理由是人类无法发现的,只有上帝才能清楚。有了充分理由,那么事物之所以发生就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充足理由律是把因果律扩展为一条普泛的规则,

只有通过共联性这个范畴的运用,我们才能看到世界的相互联系的世界图景。另一方面,我们虽然证明了,共联性是并存的经验性知识的根据。但是实际上,我们又是通过这种经验性的知识来反推其范畴的存在。

我们对于事物的知识,只能通过知觉和附属物按照经验性类比来完成,而这个程度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对于事物的存在知识也就达成什么地步。如果试图抛弃经验,就是超验运用,是华而不实的。

2.对唯心论的驳斥

康德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是他是先验唯心主义或者是形式唯心主义,而非质料唯心主义。质料唯心主义分为两种,一种是笛卡尔的怀疑,一个是贝克莱的独断的唯心主义。他将我们心外的世界统统归于可疑和虚假的。

范畴的纯粹应用虽然没有矛盾,但是不具有客观有效性,因为并没有关于客体的直观给予给他

这个先验对象两者有着很大不同,但是两者又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作为物自体存在的。因此第二版,这部分全部删除,代以本体的积极运用和消极运用。

理智论哲学家不能忍受形式应当先行于事物本身并规定事物的可能性,当他假定我们直观事物如其所是(尽管是以含混的表象)时,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批评。但是,既然感性直观是一个完全特殊的主观条件,先天地是一切知觉的基础,并且原初就是其形式,所以,形式就是独自被给予的,质料作为基础(如人们根据纯然的概念必然作出的判断那样)是大错特错的,毋宁说,质料的可能性倒要以一种形式的直观(时间和空间)已经被给予为前提条件。

唯理论不能忍受形式先于质料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们通过先验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时空不是逻辑反思意义上的概念形式,而是先验反思意义上的直观形式。质料的可能性倒要以一种形式的直观(时间和空间)已经被给予为前提条件。

我们虽然在逻辑上可以假定先验对象,但是我们不能把先验对象与真实的事物混淆起来。逻辑上的不矛盾,不代表现实中可以成立。

逻辑上的可能性,只是某物存在的消极条件,如果不符合,肯定不可能。但是符合了,也未必存在。还需要感性材料和直观形式的组合。因此物自体,虽然在概念上不矛盾,但是在经验中他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感性直观无法认识它,但是不排除其他直观可以。

由此,至此,先验分析论结束。

六、先验辩证论

1.论先验幻相

前面我们曾经提过辩证法(在先验感性论的最后部分),我们把他们定义为幻相的逻辑。但是幻相并不代表他是一种概率的学说,换言之是一种或然的学说。或然的学说也是依靠经验才成为或然,而幻相则是完全超验的。并且,或然也是范畴中模态那一组的范畴,因此他毕竟要运用于经验的。

我们知识来源,一方面感性提供质料,另一方面知性提供形式。那么,谬误哪里来的呢?这是因为感性对知性产生了作用,但是你没有发觉。比如说,我认为现在很热,这句话只是我的感觉,没有客观性而言,因此不作为知识而存在。但是如果我说,当前是热的,这就是一个客观的描述。可是,在这里实际上你真正能说的是“我认为XX”,而没有资格说“XX是XX”,原有热、冷完全是主观的,你不可取代客观的判断。

先验辩证法的目的就在于揭露幻相。但是他不能消除幻相,幻相总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说这是虚假的,是无意义的,以后不要去探讨罢了。这种幻相背后有着很深的考量,他是一种自然的,不可遏制的幻相。但是他毕竟是基于主观的原理(即一种知识的理想,试图把所有知识综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并把主观的原理偷换为客观的原理。

论作为先验幻相之所在的纯粹理性

我们的知识开始于感官,达到知性,终止于理性。理性至上就不再有更高的认识能力了。这就麻烦了,因为我们说明某个东西,总是按照某个更大的类加以说明,比如说要说明人,就需要从动物出发。

从实体出发,我们就开始定义什么“灵魂”的质、量、关系和模态。从而得出了灵魂的四个属性,

分别是

  1. 灵魂是实体

  2. 灵魂是单一的

  3. 灵魂是单纯的,不可分的

  4. 灵魂是实存的,且存在性由自身得到规定,也是可以通过自己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即自因的。

由此我们给出了灵魂的先验属性,这种实体,首先是非物质性的,是不朽的,且提供了人格上的同一性。最后从灵魂与物质的交互关系来确定灵魂的实存方式,将灵魂确定为物质中的生命原则,即生气。如果没有灵魂,那么肉体就是被动的。

因此我们对于这四个规定,分别加以驳斥,就可以摧毁理性心理学。

实体的范畴只能做经验的应用。因此唯理论者试图从概念出发(实际上是从统觉的统一性出发,将其客体化),从而逻辑地得出实体的独立自存。那么唯物主义为什么不能援引经验,从而做出相反的结论呢?(即并不存在灵魂不灭)

理性心理学并不包含关于灵魂的经验性谓词,而是包含着一种先天的规定,但是他是针对某个精神实体的规定,并认为他对一切能够思维的存在者都有效。所以就带有一般思维的种种条件的绝对统一性的幻相,并由此而把自己扩张到可能的经验能够达到的范围之外。

第一谬误推理:实体性。错误在于,混淆了逻辑主语和实际主语。实际主语需要直观。如果作为逻辑主语,他仅仅是一个同义反复的命题,即我的一切思维都是我的思维。

第二谬误推理:单纯性。统觉的我是一个单数,这是一个分析命题,但是不能由此推出我是一个单纯的实体,因为需要直观。

第三谬误推理:人格性。我意识到我自己在一切杂多中的同一性是分析命题,他仅仅表达了一切思维之中的一贯的形式条件,由此才能保障在运动状态下保持同一个“我”,而他恰恰是灵魂持存性的保障,而不是相反。

第四谬误推理:观念性。即针对于贝克莱主义的批判,康德认为,把物自体和内外感官问题混淆了。外感官和内感官具有经验的实在性,从而取消了先验的实在性。

真正的思辨知识除了经验的对象之外,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遇到别的对象,而且如果人们逾越了经验的界限,试探不依赖于经验的新知识的综合就没有可以使它得以实施的直观的基底。

我们所关心只是对象亦即显象在其中被给予我的经验的进展规则。那么,在经验性进展之中,或许某个对象就会被给予给我们,但是在这里,经验与现实是一回事。也就是说,只有在经验中(哪怕是可能的经验中),他才具有现实性。如果不再经验中,他就必然不具有现实性。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独断论。

理性的种种论证即使最终并不提供人们所寻求的东西,但却在任何时候都提供某种有用的东西和有助于纠正我们的判断的东西。

这个世界整体的理念并没有一个对应的对象存在,他仅仅只能作为一个目标,作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不断引导我们扩展关于现象的知识。

自由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先验概念去看待。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先验概念的内容作为现实的话,就会卷入二律背反之中。这个二律背反是建立在假象之中,自然和自由就陷入矛盾的境地。

在康德看来,所谓的理想需要具备几个特点
  1. 纯粹性。不含有任何经验性的成分。而人类日常意义上的理想,总是含有某种经验性。所以只有先验理想才是理想,他能够被先天地规定。

  2. 他构成了道德的一种最终极的向往,但是他不可能在现实中呈现出来。

作为单纯的理念,他必然能够在理性的本性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达到他的消解,所以他是可以探究。因为,理性之所以为理性,恰恰他给予我们的一切概念、主张和意见,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给出理由来。

自然神学的证明的不可能性

如果自然理性还要把自然的内在可能性视为一个智性存在者的话,那么人们将会承认这样一种情况,即我们可以抛弃理性所认识的因果关系,把一切事物的充分原因都归因于这个智性存在者,但是这个智性存在者又是隐晦不清的,那么我们可以说理性对自身是不负责任的。

既然在探讨存在的东西,而非应该存在的东西。那么我们经验中所思维的存在者,都被视为是偶然的。那么一个必然的存在者就被视为是必要的,但是就其本身且先天来说,则是无端的前提。因此我们在理论知识中,认识到事物的必然性,也只是根据先天概念认识到的,而不能被视为是与经验相关的作为原因的那种必然性。

如果人们不能预先设定自然有一个最高的目的性,他有有什么价值诉求从而义不容辞要找寻这样的圆满性呢?规范性原理要求人们,基于经验本性把系统性统一预先设定为自然本来就具有的统一,而自然的统一是可以通过经验加以认识的。并且是以不确定的方式系统预设下来的。这样才能激励人们不断地去发现自然界。

但是如果一开始人们就捧出一个最高的实在者来作为一切现象的充足原因,那么对于自然的统一的过程也就事实上被取消了(也就回避了理性本来应当完成的不断探索的工作)。因为自然的统一本身就成为一个偶然的东西,因而就不能根据自然的普遍规律而被认识了。

康德在这里提出的范导性原理,仿佛把前面破斥的内容又找回来了。很明显康德在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范导性原理与理念的对象实存依然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说,在这里可以承诺理念对象的存在,但是他并没有客观存在。

并且这些范导性原理,后来都被归入黑格尔的辩证法体系之中,如此一来,原来康德设想的范导性就被偷换为建构性。黑格尔的后继者们,运用这种辩证法去解释自然和社会,得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七、先验方法论

如果我把纯粹思辩理性的一切知识的整体,将其视为我们自己心中已经存在的一座建筑。那么在前面的先验要素论已经说明了,其建筑材料是什么,以及他能够建造起怎么样的建筑(即对于知识的材料、知识的根据、知识具体条件以及知识的界限进行了言明)。

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我们试图建造一座摩天大楼,但是实际上只能建一座住宅,因为他仅仅只能适应经验层面的工作需要。而试图用理性创造一个思辩的世界,只能因为缺乏材料而搁浅,更不必说由于语言的混乱。

因为,形式逻辑并不限制在特殊的知性知识上,也不限制在特定的对象之上,他所做的只不过是阐明了可能的方法。

前面康德在先验要素论阐明了他的几乎全部批判,而先验方法论是用来解决自然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问题,他通过对于前面要素论的探讨,发现了有一种方法,可以用来建立起未来的形而上学,即未来如果试图建立起形而上学,那么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以防止我们陷入独断论和怀疑论。

理论上,人们可以随意对于任何语句在逻辑上表达否定(而不管其否定是否现实,因此是形式逻辑仅仅关注形式的用法),但是就其内容来说,否定的判断的任务在于防止谬误。因此,为了防止错误知识的否定判断,假设在本来就是没有错误的地方进行否定,然后试图将其变得正确,也是毫无意义的。

例如说,亚历山大没有任何军队,就无法征服任何国土。这句话显然是一句废话。

纯粹理性的训练所针对的并不是纯粹理性认识的内容,而只是他的方法。因为其内容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了。但是,理性的应用,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就其先验而言,却与其他应用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以至于到如今竟然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其先验运用的训练方法。

既然我们把纯粹理性的界限问题作为我们的责任,那么人们就有必要去考察这里的数学的方法,以防止人们误入经验之外的领域。并且,要指名数学和哲学的不同指出。数学的方法是无法被移植到其他领域的。

我们需要对于我们的先验能力做一个批判,看看我们能够建立起多高的建筑物。

怀疑论促使独断论者对于理性和知性自我反思的教师,从而为理性的问题的解答奠定了道路。所以说,怀疑论虽然无法对于理性的问题给予满意的答案,但是作为遏制独断论的扩展,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仅是自然形而上学,还是道德形而上学,以入门的方式,对于冒险起飞的理性的进行的批判,才恢复了他哲学的名字。哲学把一切智慧联系起来,但是只有通过科学的道路,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数学、自然科学,作为绝大部分用来达到人类偶然目的,但是最终毕竟是达到必然的目的和手段,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就只能通过一种出自纯然概念的理性知识的中介,这种知识人们可以随意地称谓它,真正说来却无非是形而上学而已。

完结

人类哲学的童年,是起于神学,即首先研究有关神的知识,以及研究对于彼岸世界的希望,以及研究彼岸世界的性状。无论原始人类的观念多么粗糙,这并不妨碍未来更为开化的人研究同样的问题。并且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善的生活方式之外,没有更为彻底的方式,可以说明彼岸世界以及不可知的力量的合理性。因此,神学和道德,就构成了人们不断地进行抽象的理性研究的两个动机。

而吸引纯粹理性从事形而上学的工作的,就是神学。

基于哲学史、原著的学习方法,很容易会丧失掉这种哲学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原著的批判性学习。所谓批判性学习应当包括

  1. 对于某个哲学体系或观点的批判

  2. 对于哲学体系或观念的批判的再批判

譬如说,康德认为数学是先天综合判断,而逻辑实证主义者则批判认为,数学是分析命题。那么到底是基于什么呢?

另一种就是所谓的哲学问题的学习。即他不是学习某个人的观点,也不是基于哲学史的研究。而是基于哲学问题的研究,譬如说身心二元论、自由意志。他的好处,基于哲学问题的研究,能够摆脱“历史的知识”,而回归到“理性的知识”,但是他或许缺乏了关于哲学历史逻辑的内容。因此一个哲学家,他一定是一个精通哲学史的学者,但是同时他又不会拘泥于这个哲学史。

并且哲学问题的研究,可能导致就是哲学的工匠化和琐碎化,即仅仅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而不谋求体系化的哲学。这反而迎合了后现代主义思想。但是我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如果没有首先进行理性的熏陶,盲目谋求后现代主义,对于中国自身是非常不利的。

并且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看到,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了新兴的极权主义萌芽。法兰克福学派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已经走向了单向度的社会,于是主张文化多元化。但是我们又可以看到,现在的西方社会,由于文化多元化,反而逐步丧失了现代文明的根基,这绝非正常之道。

对于转型的中国来说,他应当具有一种精神,他不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应当对于这个官方哲学进行批判,而不是顺从他。他应当能够容纳现代文明,而不是排斥。

完结。


Share